一代名妓柳如是從良嫁人后卻又為何紅杏出墻
明朝末年,兵連禍結(jié),眼見社稷搖搖欲墜、大廈將傾,人們只求能茍活于亂世中,哪還有閑心去卿卿我我、風(fēng)花雪月??善羞@樣一群人,他們或為飽讀詩書的風(fēng)流名士,或為淪落風(fēng)塵的美麗女子,在亂世的烽火硝煙中逆風(fēng)飛揚,肆意張揚著不羈的個性與旺盛生命力。有關(guān)明末名士與歌妓之間的傳奇事跡很多,最出名的有冒辟疆與董小婉,侯方域與李香君,吳梅村與卞玉京等。其中命運最跌宕起伏、經(jīng)歷最最傳奇、堪稱一波三折的當屬東林大儒錢謙益與名妓柳如是這對老少配。
錢柳之戀之所以引人關(guān)注,因為兩位當事人都是名滿天下之人,錢謙益自不必說,他被譽為明末文壇領(lǐng)袖,是名士中的翹楚。柳如是艷冠群芳,用今天的話形容是“顏值爆表”,更難得的是精通詩詞音律,是名妓中的花魁。錢謙益于崇禎十四年(1641年)以59歲高齡迎娶時年23歲、青春靚麗的名妓柳如是,而且是明媒正娶納為正室,此時他的大老婆尚在,此事已招致時人特別是士大夫們的非議,乃至婚禮當天迎新的花船被人砸了無數(shù)石塊瓦片,弄得老新郎官端的是好生狼狽。誰料婚后兩人倒是相敬如賓,每日在絳云樓中談詩論畫、品茗讀書,很是投契。二人逍遙快活地廝守了二十年,還育有一女,讓不看好這段忘年孽緣的人大跌眼鏡。在那個年代,名士兼官員者討幾個老婆本非啥稀罕事,稀罕的是國破家亡時二人截然不同的態(tài)度,面對山河破碎,面對風(fēng)雨飄搖,面對生死考驗,一介名士的節(jié)操居然不比一位名妓,這倒是一樁讓人意想不到的奇事。
錢謙益,少年時即有才名,堪稱學(xué)霸。他于明萬歷三十八年(1610年)中進士,授翰林編修。崇禎元年(1628)任禮部侍郎,翰林侍讀學(xué)士,后遭溫體仁彈劾被革職。錢謙益飽讀詩書,被譽為“江左三大家之一”,然而其人卻不善為官,所有任上皆政績平平。清軍入關(guān)后,他任南明弘光朝禮部尚書。清順治二年(1645年),豫親王多鐸率八旗兵南下,圍困南京城,南明岌岌可危。清兵圍困南京城時,柳如是勸丈夫和自己一起舍身取義,投水殉國,錢謙益沉呤半響,以手試水道:“水太冷,不能下”,柳如是聞言大失所望,圍觀者更是一片嘩然。柳如是“奮身欲沉池水中”,錢謙益見勢不好,急忙死命拽住她??此苿C然的錢老夫子一句“冷極奈何”,竟成千古笑料。
商女亦知亡國恨,反而是身被皇恩的博學(xué)名士節(jié)操碎了一地。柳如是見丈夫貪生怕死,于是退而求其次勸他歸隱山林,永不仕清,也算報答大明故國養(yǎng)士之恩。錢謙益聽后不置可否,默不作聲。1645年5月15日,大雨滂沱,錢謙益率南明諸文武大臣開門跪地迎降,短命的南明弘光小朝廷覆亡。在社稷存亡的緊要關(guān)頭,一代知識精英比青樓女子還不知亡國之恨,錢謙益和柳如是分別給出的態(tài)度已經(jīng)足以得出此說的論據(jù)。事后,錢謙益主動剃發(fā)留辮,柳如是以及家人見之錯愕。他仕清后被任為禮部右侍郎,受命北上赴京擔任編纂《明史》的副總編輯。錢謙益“一‘ 女’事二夫”,被人譏為“兩朝元老”。性子剛烈的柳如是拒絕隨夫北上,獨自一人留在了南京。
就在滿清大軍將南京圍得密不透風(fēng)之時,錢謙益的好友河南兵備道袁樞拒絕降清,絕食數(shù)日而亡。再往前看,東林黨創(chuàng)始人高攀龍遭魏忠賢迫害,已削籍在家的他聽聞魏閹欲趕盡殺絕,不愿受辱,于是效仿楚大夫屈原投水而亡。自古艱難惟一死,我們無權(quán)苛求錢謙益必須以死殉國,螻蟻尚且偷生,何況人乎?錢謙益想茍且偷生,也屬人之常情。但他冒著大雨跪地獻城以降多鐸,又立即接受清廷的賜封,屁顛顛赴京做官,如此速忘對之有恩之故國,如此功名心熱,就讓人有些難以理解與寬宥了。
為何說某些讀書人在大是大非面前操守不如妓女,從二者身份反差之懸殊就可得出答案。明朝前期善待士人,士人知恩圖報,甘愿共赴國難似乎理所當然。明晚期權(quán)閹當?shù)?,朝綱廢弛,正人君子迭遭摧殘,忠直正派的讀書人的下場往往很凄慘,阿諛奉承的奸詐小人卻春風(fēng)得意,這樣的吊詭狀況讓士人心寒齒冷,類似夏完淳這樣甘愿殉國的義士又有幾人?錢謙益學(xué)問淵博,加之少年得志,很年輕時就金榜題名,后官至侍郎,即便是遭貶斥后閑居在家的日子也過得富足安逸,是個“精致的利己主義者”,讓這樣人生幾乎一帆風(fēng)順的人自我了斷,有那心也沒那膽啊。柳如是自幼墮入底層,操持的又是倚門賣笑的皮肉營生,她嘗盡了人世間萬般艱苦、見慣了世態(tài)炎涼、看輕了虛名偽善、不屑那從一而終的貞節(jié)牌坊,這樣的人卻為何自愿投水殉國呢?妓女也講節(jié)操?這豈不太扯!
柳如是慷慨決絕的性格,和她顛沛流離的人生經(jīng)歷有關(guān)。柳如是幼年即被賣入窯子,經(jīng)歷頗為坎坷,她曾經(jīng)被一位內(nèi)閣大學(xué)士贖身為妾,卻差一點死在他家里那位兇悍善妒的“河?xùn)|獅”的刀下。她不得以再次流落江湖,周旋在各路士大夫之間,什么人沒見過,什么場面沒經(jīng)歷過,什么苦沒吃過,因此她的膽魄、果決、堅毅絕非那個錦衣玉食慣了的錢謙益所能比。柳如是身為妓女,按理說沒有沐浴過大明浩蕩的皇恩,卻愿意以死報國,這亦是中華文化中獨有的現(xiàn)象,值得玩味。柳如是性格獨立,絕不是嫁雞隨雞、嫁狗隨狗的柔弱婦人。錢謙益北上做官,柳如是留在南京,這似乎是一個信號。按理說,大明換作大清,只不過換個名稱而已,侍候誰不都是一樣嗎。柳如是不愿陪夫君北上,已經(jīng)亮明態(tài)度:自己雖然出身微賤,但亦有其底線,寧為玉碎,不為瓦全!對于丈夫投降清朝一事她似乎耿耿于懷、不愿原諒,于是獨留南方,免遭身后萬眾唾罵。
柳如是留居江南的這段時間,發(fā)生了一件比較八卦的桃色新聞,她和一位姓鄭的書生好上了,此事鬧得沸沸揚揚。史料是這樣說的:“當謙益往北,柳氏與人通奸,子憤之,鳴官究懲”。錢謙益在北京當官時,柳如是和一個姓鄭的書生有了奸情。錢的大公子認為柳如是此舉有辱門風(fēng),憤而告官,那官兒竟然將鄭生杖責而死。柳如是從事過朝秦暮楚的娼門職業(yè),和陳子龍等江南才子有過同居關(guān)系并留下諸多一夜情,這是職業(yè)性質(zhì)使然,亦無可厚非。但自嫁給錢夫子以后,妓女從良,比貞婦還守節(jié),她死心塌地的守著錢老夫子,再未鬧過緋聞。如今她再度紅杏出墻,大約是宣泄對錢謙益失節(jié)降清的不滿吧。
錢謙益回家省親時,得知自己被戴了頂綠帽子,老先生對兒子的行為不僅不褒獎,還破口怒罵其子,甚至不愿見他。錢說“謂國破君亡,士大夫尚不能全節(jié),乃以不能守身責一女子耶”?錢謙益畢竟是大知識分子,是非善惡、羞恥心尚未泯滅,和阮大鋮等無恥之徒不是一路貨色,對自己失節(jié)降清一事,他似有愧疚,因此并不愿苛責婦人應(yīng)守身如玉,因為婦人失身比起士大夫變節(jié)來說簡直不堪一提。錢謙益雖遭眾人恥笑,但這事做的也算公平。在這一點上錢謙益還有自知之明,不像有些不知廉恥的士大夫,自己道德淪喪、毫無氣節(jié),卻要求妻妾為自己守貞,簡直混帳透頂。清順治三年(1646)錢謙益告老還鄉(xiāng),攜柳如是返回常熟定居。后來錢兩次受牽連下獄,多虧柳如是上下奔走營救,花錢將他撈出。晚年的錢謙益很不得志,經(jīng)常牢騷滿腹、賣癡耍驕,他老嚷嚷著活著無趣、要死要死。柳如是揶揄他:“乙酉國亡時你不敢死,今天卻尋死覓活,豈不晚矣”?
反倒是傳奇女子柳如是,身為下賤,卻有仁有義,在大是大非面前毫不含糊,讓多少仁義道德不離口的士大夫蒙羞。柳如是曾經(jīng)深愛著的前男友陳子龍,也是極富盛名的江南才子,最后奮起抗清,雖兵敗身死,卻稱得上一條錚錚硬漢。柳如是引為人生知己的兩個親密愛人,其人生抉擇卻如此不同,想必她的內(nèi)心亦是百感交集、五味雜陳吧??滴跞?1664年),錢謙益于八十三歲高齡卒于杭州。旬月后,忠貞義烈的奇女子柳如是突然自縊身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