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歷史 > 風云人物 > 正文

李治能成為皇帝 兩位兄長斗爭到兩敗俱傷的結(jié)果

2017-06-21 07:14:42  來源:360常識網(wǎng)   熱度:
導語:唐太宗李世民開創(chuàng)了貞觀之治,而他的兒子唐高宗李治也并非毫無建樹,可以稱得上是一個稱職的守成君主。然而,唐高宗李治的地位是尷尬的,因

唐太宗李世民開創(chuàng)了貞觀之治,而他的兒子唐高宗李治也并非毫無建樹,可以稱得上是一個稱職的守成君主。然而,唐高宗李治的地位是尷尬的,因為前有一代圣君李世民,后有媳婦千古一帝武則天,他們二人被后世人無休止地談論著、評說著。

李治給人的印象

李治是李世民的第九個兒子,當他還是晉王的時候,有人在太原發(fā)現(xiàn)一塊奇石,紋理天成,呈“治萬吉”三字,一時傳為佳話。不過,當時李世民尚未有立李治為嗣的考慮,所以并未過多關注。隨著形勢的發(fā)展,瑞石之兆日益引起人們的興趣,李世民也不得不認真考慮這件事蘊含的神秘意義。

更為走運的是,在李治登場之前,爭儲的雙方已兩敗俱傷。大哥李承乾被廢黜,政治生命已經(jīng)結(jié)束。四哥李泰占有優(yōu)勢,但鋒芒過露,成為眾矢之的。再有,李治還擁有兩個有利的條件,其一,當李承乾與李泰爭儲時,李治置身事外,雖沒顯示出多少才能,但也沒引起非議,這本身就是一個巨大的成功。

如果說這位皇子給過人們一些印象的話,那便是他的“寬仁孝友”,這對親身經(jīng)歷玄武門之變、又經(jīng)歷承乾與李泰爭儲的群臣而言,無疑是一個相當有吸引力的籌碼。其二,對握有大權的元老重臣而言,李治的“仁孝”更受歡迎,這不僅在于他們認為這是守成之主必須具備的美德,更在于他們需要一位易于擺布的君主以保證他們得到的權勢和地位不被剝奪。

太子的人選

對太子的人選,李世民一時間也拿不定主意。他欣賞李泰的才能,卻擔心他容不下其他兄弟;他贊賞李治的忠厚善良,卻不滿意他的優(yōu)柔寡斷。就在李世民舉棋不定時,李泰犯了一個致命錯誤,他利用李治平日與剛因反叛被賜死的漢王李元昌關系密切這樣一個事實去恐嚇李治,希望李治主動退出儲君之位的競爭。遭此恐嚇,李治變得憂心忡忡,魂不守舍。

李世民察覺有異,經(jīng)再三詢問,李治向李世民吐露了實情。這讓李世民對李泰很是不滿。李承乾關鍵時刻的反戈一擊徹底擊破了李泰的太子之夢。他對李世民說:“臣貴為太子,更何所求?但為泰所圖,特與朝臣謀自安之道。不逞之人,遂教臣為不軌之事。今若以泰為太子,所謂落其度內(nèi)?!?《舊唐書·濮王李泰傳》)此話倒也合情合理,同時也提醒太宗,一旦李泰做了皇帝,因為爭儲的仇恨,李承乾很可能性命不保。

李世民為何選李治

為了避免兄弟相殘的悲劇再度發(fā)生,李世民只得放棄李泰改立李治為太子。不過,在最后公布自己的決定時,為了避免再發(fā)生爭執(zhí),他還是動了一番心思。李世民在太極殿召見百官,詢問誰可立為太子,百官都認為李治仁孝,當立為嗣,于是李治在千呼萬喚聲中順利地被擁立為太子。

也是這一天,李泰帶著百余名隨從前往太極宮,他似乎對形勢的變化毫不知情,剛剛抵達太極宮西面的永安門就被撤去隨從,帶入肅章門,囚禁于北苑。后被免去一切官職,降為東萊郡王,安置于均州鄖鄉(xiāng)縣(今湖北鄖縣)。

貞觀十七年(643)四月初七,李治被正式立為太子。李治之所以輕輕松松被立為太子,主要是他的兩位兄長斗爭到兩敗俱傷的結(jié)果,與他本身的才能似乎并沒有多少關系。“鷸蚌相爭,漁翁得利”,千年的歷史長河中有多少這樣的偶然。

轉(zhuǎn)載申明:360常識網(wǎng),歡迎分享,轉(zhuǎn)載請注明出處!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