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才不遇的張郃 三國里最悲情的魏國武將
張郃與黃巾之亂后效力袁紹,官渡之戰(zhàn)后又曹操重用。而曹操用人不拘一格,有很多能人在他麾下,雖然曹操也重用夏侯惇、曹仁等家族親人,但五子良將里面沒有一個是出身高貴、沾親帶故的人物。曹操提拔樂進、于禁于行伍之間,張遼、張郃、徐晃作為降將,也被委以重任,成為國家棟梁。五子良將之中,張郃活得最長,在其他四位都已隕落的時候,他迎來了人生的最巔峰。在兩次諸葛亮出其不意北伐魏國之際,張郃臨危受命,擊退諸葛亮,得到了史無前例的“征西車騎將軍”稱號,是五子良將中的最高榮譽。然而,和張遼、樂進、徐晃他們自然病故不同,張郃不得善終。他死得比較冤。
諸葛亮第四次北伐,依舊沒能取得實質(zhì)性勝利。但在一場屬于魏國勝利的戰(zhàn)役中,魏國卻損失了著名的大將張郃。張郃并不是自找死路,他的死應該由主帥司馬懿負責?!段郝浴飞险f,諸葛亮退軍的時候,司馬懿要求張郃追擊。張郃不同意,他說:“打仗講究,圍城必然還要留出一條活路,撤退的軍隊不要急著去追?!钡抉R懿聽不進去,張郃沒辦法,必須服從上級的命令,于是率軍追擊,果然中了蜀軍的埋伏,蜀軍亂箭齊發(fā),射中了張郃的膝蓋,一代名將因此委屈地死去。
張郃死的時候是車騎將軍,是二品的軍官。這是張郃一生征戰(zhàn),累積戰(zhàn)功升上去的。此時的主帥司馬懿官居大將軍,為一品,比張郃正好大一級。我不禁疑問了,張郃打了一輩子仗,功勞也不小,憑什么官還沒有小字輩的司馬懿大,反倒受制于人?要說張郃原來受夏侯淵、曹真的領導,那還沒什么話說,畢竟人家是皇親國戚,身份有別。現(xiàn)如今,老一輩都死光了,張郃作為碩果僅存的五子良將,還被同為外姓的司馬懿欺負,這是什么道理?其實,要怪也只能怪司馬懿太牛逼。
翻開司馬懿的履歷,張郃在袁紹那里當將軍的時候,司馬懿還沒有走上仕途呢,官渡之戰(zhàn)后,司馬懿才開始出來做官。但司馬懿運氣好,結交的是太子曹丕這樣的貴人,又因為計謀好被太子曹丕所信任。曹丕剛接了曹操的班,司馬懿便封了侯, 當?shù)氖秦┫嚅L史,丞相是曹丕繼任曹操的官職,丞相長史相當于丞相的秘書長,可謂曹丕身邊的紅人。曹丕登基稱帝,司馬懿爵位又被進了一等,并且是步步高升。此后,司馬懿多被留任許昌,統(tǒng)領后方,扮演的是蕭何、荀彧一樣的角色,曹丕也是用蕭何的故事來勉勵他。曹丕臨終時,托孤給了曹真、司馬懿和陳群,可見信任倚重程度。曹叡登基,司馬懿爵位又進了一等,并且開始帶兵打仗了。雖然之前司馬懿手里也有兵,但那是鎮(zhèn)守后方,并沒有真正參戰(zhàn)過。司馬懿對東吳一戰(zhàn),便封了驃騎將軍,官居二品,一舉便超越了打了幾十多年仗的張郃。四年之后,再升一品,成為一品大將軍。那時候,除了皇帝,在軍事上唯一能節(jié)制司馬懿的便是曹叡的叔叔曹真了,曹真一死,司馬懿便成了軍隊里的NO.1。
司馬懿進步如此神速,除了自身有能力外,更因為當初抱對了曹丕這條大腿。但司馬懿卻不是個稱職的臣子。曹丕、曹叡兩度托孤,司馬懿卻沒能保護住曹氏家族,反倒發(fā)生了偷梁換柱、鳩占鵲巢的事情。他獲得了曹丕和曹叡的信任,卻辜負了他們的信任。趁著曹家皇帝小的機會,司馬懿和他的子孫逐步將曹家的江山改成了司馬家的江山。這也正是司馬家族比曹操可惡的地方,曹操的江山是他自己打下來的,當時的地盤實際上已經(jīng)不姓劉了,曹操是從陶謙、呂布、袁術、袁紹、劉表、馬超韓遂等人手中打下來的。而司馬氏是真正意義上的宮廷政變奪權。司馬懿雖有軍功和政績,但更是曹丕、曹叡一手提拔起來的,沒有曹氏,便沒有司馬氏。
回過頭再來說張郃,從史書上看,張郃是一名勇猛又兼有謀略的將領。陳壽評價他以靈巧善于變化著稱,能看穿變數(shù),善于安營扎寨,觀察戰(zhàn)場上的情形和地勢,料事如神,蜀國從諸葛亮到底下都忌憚他。劉備攻漢中的時候,夏侯淵是主將,張郃是副將。但劉備不怕夏侯淵,反倒怕張郃。結果劉備的軍隊斬殺了夏侯淵,在得不到曹操授權的情況下,大家都推舉張郃為主將,是張郃出來穩(wěn)定了局勢。諸葛亮第一次北伐,曹魏方面毫無準備,又是張郃臨危受命,力挽狂瀾,斷敵軍水源,大敗馬謖,平定三郡。諸葛亮第二次北伐,曹叡驛馬召張郃到京都,又在河南城,置辦酒席送別張郃出征,還擔心地問到:“將軍來這么遲,諸葛亮都快要拿下陳倉了!” 但張郃料敵如神,已經(jīng)知道諸葛亮糧草不多,不能久攻,說:“等到臣還沒到,諸葛亮就會退走,我算他的糧草應該撐不了十天了?!惫唬瑥堗A披星戴月地趕路,到了南鄭,諸葛亮便退軍了。
張郃雖然多計謀,但屢屢得不到重用,《漢晉春秋》說,他曾向袁紹建議不要與曹操正面交鋒,而應該悄悄地派遣輕騎兵抄他后路,這樣曹操便會不戰(zhàn)自敗,卻得不到袁紹的采納。《三國志》記載,得到曹操偷襲烏巢看守糧草的淳于瓊的消息時,張郃勸袁紹趕緊全力營救淳于瓊,因為曹操的兵精銳,去了一定能打敗淳于瓊,烏巢一旦丟了,我們就完了。郭圖反駁他,出了個餿主意,說還不如去攻打曹操的大本營,這樣曹操一定會返回去救援,烏巢不用救就可以解圍。張郃說,曹操的大本營肯定牢固,我們打了一定不能打下來,等到淳于瓊被打敗了,我們也會全部成為曹操的俘虜。袁紹不能聽從張郃的良言,只派出少量兵力救烏巢,而派重兵攻打曹操大營,果然打不下來,曹操反倒破釜沉舟,打敗了淳于瓊,袁紹的軍隊于是崩潰了。張郃的良苦用心得不到體諒,反遭郭圖的誣陷,結果只好投奔了曹操。張郃的死也因為司馬懿沒能聽進自己的正確意見??v觀張郃的一生,結合他的死,雖征戰(zhàn)四方,煉就一代名將,但終有幾處懷才不遇,身懷本領卻不能全部施展,為別人的錯誤買單,命喪沙場,不得不為他抱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