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棣的兒子效仿其父造反 卻被侄子活活烤死
朱高煦,明成祖朱棣的次子,當(dāng)年跟隨其父發(fā)動靖難之役,立下了赫赫戰(zhàn)功。朱高煦與其父朱棣頗有相似之處,作戰(zhàn)勇猛,多次救朱棣于危難之際,朱棣也曾許愿說:"努力吧,皇太子身體不好,多有疾病。"
朱棣稱帝后,將長子朱高熾(原燕王世子,在靖難之役中負責(zé)守衛(wèi)北京,保障了燕王根據(jù)地的安全)立為太子。將次子朱高熙立為漢王。永樂二十二年(公元1424年),明成祖朱棣在北伐回軍途中,在榆木川病逝。
朱高熾繼位,為明仁宗。在樂安州窺伺皇位已久的朱高煦在京城廣結(jié)耳目,伺機叛亂。明仁宗,朱高熙的親哥哥,念及兄弟之情,并沒有處罰他,反而增加其俸祿二萬石,賞賜寶物數(shù)以萬計,仍讓其在樂安(今山東惠民)稱漢王。
不久,朱高熾暴病而亡(原因待查)。正在南京的太子朱瞻基趕往北京奔喪。朱高煦在半路設(shè)伏截殺朱瞻基,終因行動倉猝,沒有成功。
朱瞻基繼位,即明宣宗。對兩個親皇叔朱高煦、朱高燧相待甚厚。
朱高熙沒有甘心做自己的王爺,決定效仿其父,奪侄子的皇位。于是在宣德元年八月,朱高煦起兵造反。
宣宗皇帝御駕親征,以鄭王朱瞻埈、襄王朱瞻墡留守北京,率兵五萬,迎戰(zhàn)其皇叔。
宣宗率大軍包圍了樂安城,并發(fā)射神機銃箭,震懾叛軍,并把勸降書信射入城內(nèi),朱高煦仍不理會。此時,樂安城彈丸之地,怎能同其父當(dāng)年的北京城相比?朱高熙軍心大亂,有人打算獻城投降。朱高煦見狀也是驚恐萬分,暗中派人面見宣宗,打算明日出降,得到宣宗的允許。幾日后,不顧部將王斌的反對,從小路出城拜見宣宗乞降。
宣宗皇帝赦免城中守軍之罪,命征討先鋒薛祿與尚書張本留守,改樂安州為武定州,然后班師回朝。宣宗返回北京后,將朱高煦父子廢為庶人,圈禁在皇城西安門內(nèi)。
后來,宣宗皇帝念及叔侄之情,去幽所探視叔父朱高煦--畢竟沒有叔父當(dāng)年奮戰(zhàn)疆場,便沒有今天自己的皇位。哪知居功自傲、懷恨在心的朱高煦見了侄子故意將其絆倒。
宣宗皇帝勃然大怒--皇帝被臣子絆倒摔了個大跟斗,威嚴(yán)何在?于是命人用300斤重的銅缸將朱高煦扣住。朱高煦勇武有力不減當(dāng)年,竟將大缸頂起,欲把侄子砸死!
這次,宣宗皇帝忍無可忍,命人在銅缸周圍點燃木炭,把親叔叔朱高煦活活炙死在銅缸內(nèi)!為了斬草除根,宣宗皇帝將朱高熙的幾個兒子(自己的親叔伯兄弟)全部殺害……
稱王敗寇的歷史,沒有誰對誰錯。當(dāng)實力撐不起野心時,下場往往很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