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為亡國之君 崇禎與溥儀有哪些區(qū)別呢?
走進歷史,我們會看到每一個王朝都會歷經(jīng)繁榮與衰敗,有開國之君,亦有亡國之君。歷朝歷代,周而復始。今天來細說一下,同為亡國之君,明代的崇禎皇帝和清朝的溥儀皇帝,他們之間有什么不一樣的地方。崇禎登基時已經(jīng)17歲了,是有自己個人思想的年紀,亡國之時34歲,是有人生閱歷的成年人。但溥儀即位稱帝時都還不滿3歲,只會嚎啕大哭,退位時也僅僅只有6歲,還是個沒有見過什么世面的小孩子。
兩個皇帝的年紀差距太大,一個已明事理,已在政治上有過許多決策,一個懵懂無知,從未正面接觸過政治,自然對亡國事件的反應會有所不同。崇禎帝在得知明軍節(jié)節(jié)敗退,大勢已去之時,選擇羞愧自縊,以死謝罪,寫下死無面目見祖宗,勿傷百姓一人的沉重字句。而溥儀卻在亡國后沒有多大感覺,選擇繼續(xù)生存下去,委屈求全,一直活到62歲才離世。
崇禎在位時,勤于政事,算是個年輕有為的皇帝,但最終卻逃離不了亡國的命運。關(guān)于崇禎失敗的原因,目前主要有兩種說法。其一,從當時的大明王朝局勢來看,已經(jīng)不再是一派輝煌的景象,反倒是岌岌可危,搖搖欲墜之態(tài),倒下只會是時間長短的問題。其二,從崇禎自身統(tǒng)治的原因來說,雖然勵精圖治,勤儉節(jié)約,但卻缺乏出色的政治才能,也沒有過人的政治手腕,再加上用人不善等原因,根本無法力挽狂瀾,改變不了當時風雨飄搖的大明江山。崇禎生不逢時,如果不是生在當時那個時期,說不定會有一番作為??杀蓢@,這也是崇禎在歷史上作為亡國之君卻不招人恨,反而令人同情的原因。
溥儀不同,自登基之日起,就只是空有皇帝的頭銜,不像崇禎帝一樣擁有實質(zhì)的統(tǒng)治權(quán)。一開始就是被清政府的實權(quán)人物推上不屬于自己的皇位,后來又受到日本的逼迫做了偽滿洲政府的傀儡皇帝??梢哉f終其一生,就是個扯線木偶,任人控制,受人操縱,命運也從未掌握在自己手中。而且溥儀從始自終,也沒想過為百姓做點什么,就這樣任其被安排著,只求能安身立命。這也是溥儀在世人眼中只是個沒有氣節(jié)的傀儡皇帝。
兩代君主對尊嚴的要求也是有很大的不同。崇禎在國破家亡的時候,會為了自己皇室的驕傲和尊嚴,為了不受凌辱,殺死妃嬪們等,自己也選擇不茍且于世,上吊自盡,了結(jié)自己的一生。而溥儀從小開始就一直活在別人的掌控下,即使后來有很長的一段時間在監(jiān)獄里度過,依然泰然處之,隨遇而安。崇禎皇帝會驕傲的為了尊嚴,甘愿棄生命于不顧。而溥儀卻與之相反,他有極大的承受能力,并不看重自己的尊嚴。在遭受著身邊人的嘲笑,在遭受著身心的折磨下依舊選擇活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