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明英宗朱祁鎮(zhèn)為什么一定要除掉于謙?
正統(tǒng)十四年(1449年),蒙古瓦剌騎兵在土木堡(今官廳水庫地區(qū))大敗明軍,俘虜了御駕親征的英宗(北宋欽、徽二帝的替身)。于謙升任兵部尚書,不甘困守,大力主戰(zhàn),列陣于九門之外。他還親自披甲持刀,一馬當先沖出德勝門,與圍城者拼殺,并且指揮炮火擊斃數(shù)位敵酋。城關(guān)一帶的老百姓見這位父母官親臨前線,深受鼓舞,再不愿躲在地窖里了,爭相爬上屋頂,揭瓦片投擲慌不擇路的敵騎。
雖然北京衛(wèi)戍部隊剛剛有數(shù)十萬兵馬覆滅于土木堡,但于謙集結(jié)余勇,兼而發(fā)動群眾,硬是將瓦剌騎兵趕出塞外。于謙救過北京城、救過明王朝一命。
“南宮復(fù)辟”后,一朝天子一朝臣,立有北京保衛(wèi)戰(zhàn)之功勛的于謙卻面臨滅頂之災(zāi)。英宗挺記仇的。他記住了自己被挾持為人質(zhì)立于城下時,是于謙拒開城門的;也正是這個于謙,扶助朱祁鈺為新主,而使自己人走茶涼。新賬老賬一起算,捏造了于謙“意欲迎立外藩”的“謀逆罪”,于天順元年(1457年)正月二十二日押赴西市操刀問斬。
不知道于謙看見這“行路嗟嘆、天下冤之”的場面是什么心情。
查抄于謙私宅,讓制造冤獄者大失所望。別說謀逆的罪證根本不存在,連值點錢的家具或器物都沒有。居室甚至不曾好好地裝修,徒窮四壁。兩袖清風的一代高官,留下的惟一遺產(chǎn),就是堆滿床頭案幾的經(jīng)史與兵書。而他讀這些書的目的,是為了報國的。這一回,連奉命搜查的“秘密警察”(錦衣衛(wèi))都哭了。
后來,明憲宗平反了這樁冤假錯案,為九泉之下的于謙昭雪,將其故居改為“忠節(jié)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