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匡胤和趙匡義兩兄弟留下什么千古難題?
趙匡胤和趙匡義這親兄弟兩自周世宗手中篡奪皇位之后,一直對自己的手下將軍不放心,最后趙匡胤來個杯酒釋兵權(quán),就這樣輕松的掃清了手握重兵的將軍對自己皇位的威脅。按理說他此時已經(jīng)可以放心的將自己的皇位傳給自己的兒子趙德芳,可是沒成想竟然戲劇性的傳給了趙匡義。并由此形成了我國歷史上兩個千古謎案。
第一個謎案就是斧聲燭影謎案,在開寶九年,公元976年,趙匡胤病重,但是依然沒有忘記國事,在一天晚上找晉王趙匡義塌前議事,而且此時只有這兩個人在談話,不過在遠(yuǎn)處,有宮人從燭光下看到趙匡義有躲閃之狀,又聽到趙匡胤以斧戳地,并說道“好為之”。沒成想當(dāng)天夜里,趙匡胤歸天。宋皇后趕緊要求太監(jiān)王繼恩把趙德芳帶來,可是王繼恩竟然將趙匡義找來了,最終趙匡義成功取得了皇位。
第二個謎案就是在趙匡義登基之后引發(fā)的謎案,這也是趙匡義一手打造。為了讓自己的登基變得名正言順,趙匡義和趙普聯(lián)手打造了金匱之盟。他們告訴臣子,在太祖建隆二年,也就是公元961年,趙氏兄弟兩的母親杜太后在生病期間,和太祖、趙普定下金匱之盟。起因是杜太后問太祖為什么能夠奪取天下。趙匡胤謙虛的說是祖宗和太后的積福積德。杜太后說不對,而是因為北周臣強(qiáng)主幼,所以如果你哪天不行夭折,當(dāng)傳給你的兄弟,才能保我大宋江山。
趙匡胤于是同意了杜太后的建議,并讓趙普簽訂盟約,并鎖在金匱之中。這就是被后世稱為金匱之盟的謎案。
從這兩個迷案來看,主角基本上都是趙匡義。而且都堂而皇之的被正史所記載。而這兩個事件卻疑點重重,實在讓人覺得匪夷所思,可是正是因為正史記載了,所以很多人認(rèn)為這就是真實的歷史,而且還舉例說道,原本趙普就不同意趙匡義繼承皇位的,之所以后來趙普把金匱之盟說出來,就是證明這個金匱之盟的確存在。
可是按照正常的思維,金匱之盟為什么會從趙匡義登基之后才會出現(xiàn)呢?如果不是趙匡義登基,那么這個盟約是不是就沒有呢?再者,杜太后怎么會知道趙匡胤就會暴斃,要知道杜太后病重時,趙德芳已經(jīng)有14歲了。而趙匡胤絲毫沒有暴斃跡象,就算是杜太后有主幼之憂,趙匡胤應(yīng)該心中有數(shù),怎么就會輕松的同意讓他的皇位給弟弟呢?
還有,就是趙匡義最后并沒有尊重這個金匱之盟,而是將自己的皇位傳給了兒子,而沒有傳位給自己的弟弟趙廷美。實際上趙廷美在看到趙匡義登上皇位時就已經(jīng)十分懷疑,可是趙匡義說出金匱之盟之后,自然正中下懷,正做著將來也能當(dāng)皇帝的美夢呢,卻因為被趙匡義來個先下手為強(qiáng),直接將趙廷美殺掉,為此不惜將自己的大兒子趙元佐逼瘋。
由此可見,這兩個所謂的歷史事實,可能性還是非常低的,其目的就是為了讓趙匡義的登基變得名正言順,再加上后世都是趙匡義一脈,自然在正史上給予記錄,哪怕存在著顯著的漏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