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歷史 > 風云人物 > 正文

唐太宗推倒魏征碑 神話的破滅

2017-02-27 13:03:49  來源:360常識網   熱度:
導語:一個是從諫如流的明君,一個是耿介直言的忠臣,唐太宗與魏征不僅成就了彼此的政治美名,也鑄就了一段流傳千古的君臣佳話。然而生前君臣無隙

一個是從諫如流的明君,一個是耿介直言的忠臣,唐太宗與魏征不僅成就了彼此的政治美名,也鑄就了一段流傳千古的君臣佳話。然而生前君臣無隙,身后卻反目成仇——唐太宗為何推倒他親手撰寫的魏征碑?在這段君臣佳話的流傳中,又有著哪些偏離歷史真實的記載呢?

千古佳話

貞觀十七年(643),六十四歲的魏征因病溘然長逝。唐太宗聞訊后,悲痛萬分,罷朝五天,以示哀悼,并說出了那段千古名言:“夫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史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朕常保此三鏡,用防己過。今魏征殂逝,遂亡一鏡矣?!?/p>

北周靜帝大象二年(580),魏征生于巨鹿下曲陽(今河北晉縣西)。他從少年時代起便博覽群書,志在四方。他曾經效力過農民起義軍領袖李密、竇建德,以及李建成等人,最終卻因為遇到的都不是明主而無法施展抱負。玄武門之變后,唐太宗仰慕魏征的才華,召他入朝。面對太宗的怒斥,魏征坦然說道:“太子如果早聽我的忠告,絕無今日!”這種直率的態(tài)度不但沒有讓魏征獲罪,反而贏得了太宗的好感,使他成為太宗的近臣。

貞觀初年,濮州刺史龐相壽被告發(fā)貪污,受到了削職處分。作為跟隨唐太宗出生入死幾十年的老部下,龐相壽冒死求見太宗,請求免于處罰。唐太宗先是氣憤地拒絕了龐相壽,然而晚上回到寢宮后,想起龐相壽忠心耿耿地追隨自己,如今年事已高,家有妻兒老小,又心生不忍,便傳話給龐相壽,讓他仍舊留任原職。魏征聽說此事后,上書給太宗說:“不追究龐相壽的貪污罪,令其留任原職,這等于縱容貪贓枉法。如果其他的老部下也因此而貪污,陛下該怎么辦呢?”唐太宗慎思之后,最終決定撤銷了自己赦免的命令。

一次,唐太宗巡幸洛陽,住在顯仁宮,看到茶具都是幾年前的舊器具,奉上的酒菜也不是山珍海味,便將總管大罵一頓,貶為庶民。魏征了解情況后,立即面見太宗,直言這是不好的苗頭。太宗不以為然地說:“國家財富力強,一國之君多花點錢無可厚非?!蔽赫鲬n慮地說:“正因為是一國之君,才不能開奢靡風氣的源頭,以防上行下效啊?!碧铺谝廊徽J為魏征危言聳聽。魏征又以隋煬帝奢侈貪婪終致亡國的教訓警戒太宗,太宗這才意識到自己的失誤。

又一次,高句麗向太宗進獻了兩位美女,魏征知道后表示不應該接受。唐太宗很贊成他的意見,并說道:“去年進獻了兩只鸚鵡,我現(xiàn)在都老想著回宮,何況是兩位美女呢?”于是派人送了回去。

魏征入朝為官之后,始終秉性忠直,仗義執(zhí)言,只要是不利于江山社稷的,必定要站出來說話,甚至不惜犯顏進諫。唐太宗也擁有難得的氣量,敢于重用魏征,先后提升他為秘書監(jiān)、侍中、宰相,并封為魏國公。貞觀十六年(642),魏征病重,唐太宗多次派人送去藥品和食物,兩次親自到魏征家中探望,還派專人到魏征家中看護,隨時稟報魏征的身體狀況。唐太宗最后一次去看望魏征時,看到他病情加重,便流著淚問:“愛卿有什么未了的心愿?”魏征強撐著病體說:“我不擔心別的,只憂心國家的興亡??!”一心為江山社稷立身立言的魏征不愧為“千古第一諫臣”。

轉載申明:360常識網,歡迎分享,轉載請注明出處!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