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太宗是怎樣的皇帝 宋太宗四宗罪簡介
一、不擇手段,滅親登臺
太宗是“燭影斧聲”千古疑案的主角。經近幾十年的研究,他經過預謀,弒兄奪位,已成為大多數史家的共識。即使《宋史》一書,因時間倉促,元人多照抄宋代國史,對帝王多為諛詞,仍不能不露出蛛絲馬跡。如《太宗本紀》說:“帝之功德,炳煥史牒,號稱賢君。若夫太祖之崩,不逾年而改元,涪陵縣公之貶死,武功王之自殺,宋后之不成喪,則后世不能無議焉?!彼f涪陵縣公是其弟廷美,武功王是太祖子德芳、德昭,都被他逼貶而死,以除去他們對皇位的威脅。宋后則是太祖皇后,在太祖崩后,因繼位問題和他爭吵,故在其死后不按后禮安葬。改元在一般朝代中都是在老皇帝死后的第二年。而宋太祖死于開寶9年,距歲末只有8天,太宗便迫不及待地改為太平興國元年。所以毛澤東在讀到這段歷史后批判道:“不擇手段,急于登臺。”可謂一針見血。
二、當眾強奸,無恥之尤
南唐亡后,小周后隨李煜被解到開封。她每次入宮,都在赤裸后被5個宮人抬持,供太宗當眾強奸,并由畫工現場作畫。太宗高大黑胖,小周后纖弱嬌小,故這種流氓行為,對她精神上、肉體上都造成極大的痛楚。這就是她每次回家后對李后主破口大罵,后主也只能每日以淚洗面的深層原因,也是后主被太宗毒死的原因之一。宋人當然不敢寫出。
但畫工的《煕強幸小周后圖》卻在宋亡后流傳下來,并被金元人多次臨摹。元人陶宗儀的《輟耕錄》中有詳細描寫。馮海粟學士題畫詩云:“江南賸有李花開,也被君王強折來,怪底金風吹地起,御園紅紫滿龍堆?!闭J為靖康亡國乃是報應。這畫一直到明代還有人見到,見明人沈德符的《野獲篇》。國亡后后妃被辱事,本不鮮見,但太宗在大庭廣眾之下,行春宮秘戲之事,說他是無恥之尤,似不為過罷!
三、志大才疏,昧不知兵
宋太祖在時,除了契丹及其卵翼下的北漢外,已基本統一了中國,結束了五代十國的混亂局面。所以太宗在滅北漢后,便想收復被石敬瑭獻給契丹的燕云十六州。但兩次北伐,均在他親自指揮下大敗。
第一次是剛滅北漢(979),未及休整,便倉促進軍。初勝幾州后,久攻幽州不下,陷入敵人包圍,大敗于高粱河,僅以身免。第二次是七年后,又兵分兩路,不僅未總結前次失敗教訓,反加上個“將從中御”。所以又是東路曹彬,初勝幾州,但屯兵堅城幽州之下,糧草不濟,無奈退兵,在歧溝關遇伏大敗。西線潘美、楊業(yè),也是寰州得而復失,楊業(yè)被俘,絕食而死。兵力共損失了30萬人,輜重無算,把周世宗、宋太祖兩代人積蓄的精銳喪失殆盡,打破了宋遼(契丹)均勢,從此終宋之世,不敢言兵。
四、續(xù)立家法,啟宋代積貧積弱之源
宋代所謂“家法”,主要是養(yǎng)兵、養(yǎng)官和將從中御。就是募集流民、災民當兵,免他們造反;廣開科舉和蔭補,使官員、貴族子弟甚至門客,都可以幾代吃皇糧;將帥無作戰(zhàn)自主權,一切計劃由中央定。
除了養(yǎng)兵外,后二者均始自太宗。養(yǎng)兵是因為建都開封,為四戰(zhàn)之地,無險可守,但太祖晚年曾想遷都洛陽以省兵,遭太宗(當時是晉王)反對而作罷,太祖說:“不出百年,天下民力殫矣?!?/p>
可以說,三項弊政,始作俑者都是太宗。其結果是冗兵、冗官,兵多而無戰(zhàn)斗力,使宋代之積弱,為歷代之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