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紂王為何殘暴淫亂?缺乏監(jiān)督的商紂王
商紂王,即帝辛,又稱帝紂。他是帝乙少子,天資聰穎,聞見甚敏;稍長又材力過人,深得帝乙歡心。帝乙崩,帝辛繼位?!妒酚洝酚幸淮蠖挝淖置鑼懠q王的優(yōu)越之處,如“帝紂資辨捷疾,聞見甚敏;材力過人,手格猛獸”。歷史上也有人替紂王翻案,認(rèn)為他對中國社會發(fā)展有過重大貢獻。子貢早就說過:“紂之不善,不如是之甚也?!?《論語·子張》)《潛夫論·慎微篇》也云:“湯武非一善而王也,桀紂非一惡而亡也。三代之所廢興也,在其所積。積善多者雖有一惡,是謂過失;積惡多者雖有一善,是謂偶中。”但從今天市面流行的文字看,陳述他好處的實在沒有多少,暴君的形象已銘刻人心。
一個君主是不是暴君,要看他對民眾如何,比如是否殺人如兒戲,尤其看他殺什么人,怎樣殺人。在這一點上,紂王無論如何摘不掉暴君的“桂冠”。
不過平心而論,紂王成為暴君不是天生的,也不是坐了天下就如此。
從《史記》來看,他的資質(zhì)不錯,否則他的父親不會把帝位傳給他。實事求是地說,不論何種制度下的國家首腦,決沒有一個人想使自己治下的領(lǐng)土和人民淪入他人之手,也不可能故意使國民陷入水深火熱之中。
秦始皇曾想使自己的帝位傳之萬世,根本沒有想到二世就完了。嬴政之前的商紂王也如此。
人君的天賦不錯,應(yīng)該是萬民之福,應(yīng)該比晉惠帝見百姓餓死而怪他們“不食肉糜”要好。但紂王把自己凌駕于他人之上,“以為皆出己之下”,拒諫飾非,為非作歹,“好酒淫樂,嬖于婦人”,“厚賦稅以實鹿臺之錢”,“剖比干”、“囚箕子”,這就使人不得不思了。一個聰明的人為什么這樣昏聵,這樣殘暴?其實,昏聵有兩種,一種是天生智商不高,如晉惠帝司馬衷;一種是本來聰明,但不聽人言,以為天下沒有超過自己的人,像紂王。前一種昏聵實際是愚笨又被至高無上的權(quán)力所裝飾,骨子里仍是愚笨,雖然也會給百姓帶來不幸和痛苦,但他們自己往往不會做殘酷誅殺大臣的勾當(dāng)。后一種則不然,很容易走向無道和殘暴。僅以紂王“剖比干”為例,這一點十分明顯。比干只是見紂王淫亂不止,認(rèn)為“為人臣者,不得不以死爭”才勸諫的,完全是一片赤誠,可是紂王卻大怒,不僅殺了他,還要取出心臟來觀看。這昏聵,這殘暴,這無道,幾千年后的今日仍然令人不寒而栗。
紂王何以至此?思之再三,我覺得其殘暴無道與缺乏外力約束關(guān)系很大。商朝雖有“帝”、或“上帝”一說,它卻不能真切地規(guī)范君主的行為。當(dāng)統(tǒng)治者具有無尚的權(quán)力,而自身又不受任何行為規(guī)范限制的時候,發(fā)生血腥事件也就不可避免。在“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的時代,君主怎么殘暴,怎么變態(tài)也照樣做他的君主,老百姓照舊也得承認(rèn)他。
一位君主,是成為明君,還是成為暴君,全看百姓的造化,別人一點也奈何不得他。紂王殘殺了比干以后,直接的結(jié)果只是引起了其他大臣的恐懼而不是憤怒,“箕子懼,乃詳狂為奴”,沒有人抗?fàn)?。?dāng)然,也不可能抗?fàn)帯獙V浦露囗樏瘢捕嗯鸟R奉迎者;即使抗?fàn)幰矝]用——頂多再多幾個人淪入比干的下場。
沒 有外力的約束,使一部分人逆來順受,懼怕權(quán)力,惟權(quán)力馬首是瞻,形成畸形人格;另一部分人為所欲為,毫無懼怕之感,天不怕地不怕。這自然不能說沒有外力監(jiān)督的君主都是壞的,唐太宗就沒有人約束他,但也出現(xiàn)過“貞觀之治”,他手下的魏徵也時不時進諫,命運卻與比干迥異。一句話,如果人主自律,世界也會呈現(xiàn)光明。但沒有外力的約束,就是明智如唐太宗不也發(fā)誓要殺掉魏徵這個“田舍漢”嗎!(《大唐新語·規(guī)諫》)應(yīng)該說自律是有作用的,但是不能代替他律。只強調(diào)自律,根本沒有他律,遇到不講為君之德的商紂王就毫無辦法,充其量后世的明君拿他做反例教育子孫。
在幾千年的封建歷史中,紂王似乎還不算頂壞的,有的皇帝動不動就殺人,根本就沒什么原因,一句話:他高興這樣做,“老百姓頂個屁”。
沒有外力約束,老百姓成為權(quán)力者的刀下之肉也就難免了。孔子說“知德者鮮矣”,平民百姓如此,君主、大臣也一樣。既然“鮮矣”,就要使用外力使他懂得多一點,而不能只讓他輕松地自修。外力的約束,能使好人不變色,也能使壞人不得不有所收斂。難點不是不知道怎樣才能避免出現(xiàn)“紂之為紂”,而是誰去把外力加于紂王?說來說去,結(jié)點都在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