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歷史 > 風云人物 > 正文

好酒好色的“流氓皇帝”劉邦為何一生不改本性

2016-12-05 09:27:45  來源:360常識網   熱度:
導語:從《史記?高祖本紀》開篇文字中,就可以清晰地感受到司馬遷對劉邦性格的這種公允而深刻的概括,文曰:“高祖為人,隆準而龍顏,美須髯,左

從《史記?高祖本紀》開篇文字中,就可以清晰地感受到司馬遷對劉邦性格的這種公允而深刻的概括,文曰:“高祖為人,隆準而龍顏,美須髯,左股有七十二黑子。仁而愛人,喜施,意豁如也。常有大度,不事家人生產作業(yè)。及壯,試為吏,為泗水亭長,廷中吏無所不狎侮。好酒及色。常從王媼、武負貰酒,醉臥,武負、王媼見其上常有龍,怪之。高祖每酤留飲,酒讎數倍。及見怪,歲竟,此兩家常折券棄責?!边@段文字中,至少寫出了劉邦性格中的個特點:一是寬厚仁慈(仁而愛人);二是樂善好施(喜施);三是性情豁達(意豁如);四是抱負遠大(常有大度);五是游手好閑(不事家人生產作業(yè));六是好戲弄人(廷中吏無所不狎侮);七是好酒好色(好酒及色);八是欠賬不還(兩家常折券棄責)。

當然,劉邦的性格特點遠不止此,這只是司馬遷對青年劉邦的總結,后來隨著經歷、識見、地位的變化,他還有更多的性格表現,比如輕薄文人、猜忌部下等等,不一而足。不過,司馬遷的這段文字,已經把劉邦的本性表現得豐富而飽滿,可以說,劉邦無論為游手好閑的農人時,鄉(xiāng)村小吏亭長時,還是統領千軍萬馬的漢王時,抑或最后打下江山成為開國帝王時,他的本性幾無變化,他就這么個人。這八個性格特點中,有四優(yōu)四缺,優(yōu)點如寬厚仁慈、樂善好施、性情豁達、抱負遠大等;缺點如游手好閑、好戲弄人、好酒好色、欠賬不還等。然而仔細分析劉邦由一介農夫到一國之君過程中的行跡,會發(fā)現他的優(yōu)點是有條件的,他的缺點是無條件的。

為什么這樣說呢?比如,他游手好閑、好戲弄人、好酒好色、欠賬不還這些性格特點,歸根到底是因為自私自利的反映,一個人不自私,不可能游手好閑,把養(yǎng)家糊口的重擔交給年邁的父母;一個人不自私,更不至吃白食,欠帳不還,把自己的酒食寄托在他人的辛勤勞動和痛苦之上。然而,這樣一個人,怎么還會寬厚仁慈、樂善好施、性情豁達、抱負遠大呢?因為這些性格特點,是在沒有利益爭執(zhí)的情況下表現出來的,倘若有利益之爭甚至性命之虞時,那就不會這么仁慈或豁達了,到了要做關鍵選擇的時候,這種人哪怕犧牲父母妻子也是在所不惜的。

劉邦在彭城大戰(zhàn)大敗于項羽楚軍倉皇逃生的過程中,有兩件事最能反映出他的自私性格。第一件是及時行樂。彭城大敗后,劉邦差一點被楚軍活捉,幸虧楚將丁公善心大發(fā),放他一馬,使他得以逃過一劫。隨后,劉邦逃經沛縣,派人到老家接老父妻兒,家里卻人去樓空,家人不知所蹤,他只得繼續(xù)西逃。某晚,他借宿于一個戚姓農戶家,戚家只有父女二人,結果劉邦在酒足飯飽之后,竟然與戚女同床共枕巫云楚雨起來,在家人失散、后有追兵的情況下,劉邦也真有“好心情”。

第二件是拋兒棄女。劉邦派人到老家沒接到家人,卻在西逃的路上遇到了自己的兒女。《史記?項羽本紀》載:“漢王道逢得孝惠(即后來的孝惠帝,劉邦長子劉盈)、魯元(即后來的魯元公主,劉邦與呂雉所生女兒),乃載行。楚騎追漢王,漢王急,推墮孝惠、魯元車下,滕公(夏侯嬰)常下收載之。如是者三?!痹谔优艿倪^程中,劉邦因嫌車載過重,逃得不快,竟然將自己的親生兒女推下車,而且“如是者三”!試想,倘若孝惠、魯元果然拋棄在路上的話,不為亂軍所殺,也會饑餓而死,夏侯嬰三番五次將他們抱上車才幸免于難。

我們經常能看到鴿子呀、狗呀,在公路上被碾死,同伴守尸不離不棄的報道;去年有一條新聞說,在英國萊斯特市,一只年幼的天鵝被困河面水閘處,天鵝媽媽一直陪在它身邊,時間長達兩天,直到孩子脫險。動物尚且如此,劉邦卻為了自己逃命,不惜拋兒棄女,毫無父親的慈愛之情,毫無為人的惻隱之心,他的自私和殘酷暴露無遺。阮籍曾在游歷楚漢古戰(zhàn)場后嘆息說:“時無英雄,使豎子成名!”所謂“豎子”,就是指劉邦,后人評價劉邦為“流氓皇帝”,也大抵出于此。

轉載申明:360常識網,歡迎分享,轉載請注明出處!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