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張作霖不戰(zhàn)而得吉林 自此成為東北王
1917年8月,奉天一把手張作霖乘混亂奪取了黑龍江的統(tǒng)治權(quán),推其兒女親家鮑貴卿為黑龍江督軍。翌年9月,張又被北京政府任命為東北三省巡閱使,相當(dāng)于東三省總督。吉林督軍孟恩遠表面上服從張作霖的節(jié)制,暗地里卻發(fā)展自己的實力。
孟恩遠(1856-1933),直隸天津人。行伍出身。
說起孟恩遠,此人從一個無名小卒到一省督軍,也算得上是個人物。想當(dāng)年,慈禧以巡視之名到了天津,觀看小站的新軍。袁世凱命令新軍全部到操場上列隊站好,等待慈禧觀陣檢閱。誰知,檢閱時,慈禧頭上的寶簪掉在地上。很多人都看見了,但是誰也不敢去揀,因為掉簪被認為是不吉祥之兆,要是揀了怕掃了慈禧的興,人頭難保。這時,還是一名士兵的孟恩遠看到并揀起來。
等到慈禧要休息時,孟恩遠跑上前去,雙手捧簪跪在慈禧面前。慈禧先是一愣,剛要發(fā)話,只聽他稟道:“鳳簪落地,重返佛山。”
慈禧看見孟恩遠如此會說話,不但沒有怪罪他,反而興致勃勃地問袁世凱:“剛才這捧簪的是誰?”袁如實回答。慈禧說:“如今新軍連一個隊官都如此精明,足見袁大人練兵有方了。”在返回北京之前,慈禧又對袁世凱說:“那個姓孟的以后可以做點大事?!痹绖P見孟恩遠受到慈禧賞識,又為自己賺足了面子,隨即提拔孟恩遠。袁死后,孟恩遠更是當(dāng)上了吉林督軍。
1919年7月6日,北京政府迫于張作霖的“軍事威脅”,免去孟恩遠吉林督軍職務(wù),赴北京任職,調(diào)黑龍江督軍鮑貴卿接署吉林督軍。
孟恩遠哪里肯罷休?立即加強吉林的軍事防務(wù),一時間雙方劍拔弩張。
不料,此時的孟恩遠卻得罪了日本人。
原來他了抵抗張作霖的軍事進攻,從哈爾濱調(diào)第三混成旅的一個團赴農(nóng)安備戰(zhàn),路過寬城子暫在中東鐵路二道溝站界內(nèi)宿營,在宿營地設(shè)了警戒線。
正好日本南滿鐵道株式會社職員船津藤太郎要從二道溝警戒線通過,雙方發(fā)生斗毆,船津頭部被打傷。頭道溝的日本守備隊三十余名士兵開往吉軍兵營,爭論無果后雙方開火……沖突中,吉軍死12人,傷14人,日軍死19人,傷17人,史稱“寬城子事件”。
時態(tài)繼續(xù)擴大,日軍于當(dāng)天下午調(diào)來五十名士兵,三天后又從奉天調(diào)來五百名士兵駐扎頭道溝,還從中朝邊界調(diào)五個營駐扎吉林。
孟恩遠自知現(xiàn)在不能得罪日本人,就派孟人會見駐長春的日本領(lǐng)事森田,表示道歉并承擔(dān)日兵養(yǎng)傷費用,但森田卻趁機要求中國方面退出寬城子一帶。
次日,日本公使小幡酉吉就“寬城子事件”向北京政府提出警告。
北京政府迫于日方壓力,電令譴責(zé)孟恩遠抗命,著鮑貴卿迅速馳往交接,將第一師師長高士儐交巡閱使張作霖及新任吉林督軍鮑貴卿撤職查辦,由鮑貴卿善后。
高士儐表示“不惜以生命相賭,討伐奉天軍”,并糾集兵力及土匪抵抗奉軍,無奈軍士氣低落,投降者甚多。
此時,鮑貴卿又率黑龍江軍十五個營抵達哈爾濱,吉軍高鳳城的三個營叛變。孟恩遠見大勢已去,只好交權(quán)。
鮑貴卿成為吉林督軍,張作霖如愿以償成為名副其實的“東北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