羌族神秘的“神林”文化有啥古老傳說
羌族的神林文化源于對大目然的崇拜。
傳說遠古時期,大地蠻荒—片,古羌人頭頂如火烈日,腳踏滾燙大地,于是古羌人將希翼寄托于上天,焚香禱告,乞求垂憐。香煙裊裊,穿云破霧,終于驚動了上天諸神,也震動了天神阿爸木比塔。天王于是命天兵天將將天庭后花園內(nèi)的九棵楊樹、七棵柳樹和三棵柏樹送往人間繁衍。天神同時解下腰間佩劍送往人間,立于羌寨寨頭,而后佩劍幻化為高大的邛籠,從此肩負起傳遞各家信息和護佑羌人平安的使命。
此后羌區(qū)出現(xiàn)了林木繁茂、鳥語花香、百業(yè)興旺的盛景,羌人也由此過上了吉祥、太平的日子。為答謝天賜神林之恩,于是羌人將樹神尊為森林天神和生命之神。在羌區(qū)至今仍流行著“頂大頂大的是天地,天地之后排神林”的羌族古歌,由此可見神林在羌人心目中的神圣地位。
歷史上,羌區(qū)各寨均有自己劃定的“神樹林”,而且,羌寨上每年的祭山大典均須在神樹林中舉行。屆時各寨除在寨頭、寨中、寨尾遍插白色剪紙以示圣潔外,各家各戶還要在門前栽插象征生命意義的綠色長青枝。同時各寨還要在寨頭立一根高高的祭祖樁(又稱“迎神樹”)。
祭祀樁上的枝丫按九、七、三呈三層分布,這與羌人所認為的“天有九層,地有七層”和“三、山”相諧的樸素的“三界觀”思想有關,更與羌人感念天神為人間賜福“九楊七柳三柏”直接關聯(lián)。
主持大典的‘釋比’(漢語稱“端公’)還需于事前燃柏香熏身,忌吃蔥蒜一月,而且只許男子進人神樹林而嚴禁婦女與神林接近。舉行大典時要噴灑雞血,吊羊頭祭山、祭天還愿等,“釋比”同時還需向山林敬獻面牛面羊,領頭轉(zhuǎn)山,唱頌經(jīng)文,其大意為:神樹林威力無邊,人若不敬他,就會禾苗不生,五谷不豐,人畜不安,人若不聽神林話,就會天塌地陷遭天殺......等等,因而祭山后還要祭路,嚴禁去林中砍柴、挖藥和狩獵,總之,程序極為復雜。
實際上是羌人原始本樸的“春禱秋酬”農(nóng)事祭典活動,同時也表達出古羌人崇尚自然、熱愛自然的天人合一純美情感,于無形中對后人起到了護林和注重生態(tài)意識的教化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