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dāng)前位置:首頁 > 健康 > 疾病預(yù)防 > 正文

急性面神經(jīng)炎治療方法有哪些

2017-06-15 18:00:09  來源:360常識網(wǎng)   熱度:
導(dǎo)語:對于急性面神經(jīng)炎,很多的人一定不陌生因為多多少少都聽過這個疾病。知道這個疾病有個俗稱就是面癱,這種疾病給患者帶來了很大的困擾和影響

對于急性面神經(jīng)炎,很多的人一定不陌生因為多多少少都聽過這個疾病。知道這個疾病有個俗稱就是面癱,這種疾病給患者帶來了很大的困擾和影響。就是一直飽受別人非議的眼光,所以很多的人就想了解下急性面神經(jīng)炎治療方法有哪些?

體針

(一)取穴

主穴:地倉、水溝、顴?、四白、太陽、絲竹空、翳風(fēng)、睛明。

配穴:合谷、內(nèi)庭。

(二)治法

每次選主穴4~5穴,配穴1穴。面部穴可用透刺法,據(jù)透刺之兩穴間距離選針。并以針尖到達止穴后再刺入0.3寸左右為宜。進針時,宜迅速點刺破皮,然后慢慢送針,不可提插捻轉(zhuǎn),針身與皮膚成10~15度交角,針尖指向止穴。可用左手拇指或食指貼附在皮膚上,感覺針尖和針身的位置、方向和深淺。最佳者應(yīng)將針身置于肌纖維之間,但不可過深。配穴宜直刺,用小幅度振顫法,使得氣明顯后留針。均留針20~30分鐘。在留針期間行針1~2次,施捻轉(zhuǎn)法,平補平瀉。每日或隔日1次,10次為一療程,療程間隔5~7天。

電針

(一)取穴

主穴:牽正、地倉、水溝、陽白、魚腰、翳風(fēng)、下關(guān)。

配穴:合谷、行間、外關(guān)、后溪。

牽正穴位置:耳垂前方0.5寸處。

(二)治法

每次選2~3個主穴,配穴一般取1~2穴,如為后遺癥,則宜取3~4穴。針刺前,先用左手指腹或手掌在患側(cè)面部由輕到重向耳根方向推拿數(shù)次。針刺方法如下:額紋消失或變淺,眼裂增大,宜針陽白向下透魚腰,迎香向上刺至眶下;鼻唇溝變淺,口角低垂歪斜,針地倉透頰車;太陽穴深刺。癥候明顯部位,接負極;正極可接于太陽穴,如為面肌麻痹后遺癥可接雙下關(guān)穴。采用慢波,電流強度以面部輕度抽動為宜。電針治療,據(jù)觀察在發(fā)病后15天應(yīng)用效果較好。如早期用電針,通電時間須控制在5~10分鐘左右,病程超過半月者,通電時間可延長至15分鐘。亦可在得病后先針刺5~7次,再加用電針,以利恢復(fù)。電針每日1次,10次為1療程,療程間隔3~5天。

穴位敷貼

(一)取穴

主穴:分3組。1、陽白、四白、牽正、地倉;2、下關(guān)、翳風(fēng);3、阿是穴。

配穴:頰車、太陽、大椎、大迎、瞳子?。

阿是穴位置:共九個刺激點。第1點在患側(cè)內(nèi)頰膜部咬合線上,相當(dāng)于第二臼齒相對區(qū),在此點前后0.5厘米處各為1刺激點,然后在咬合線上下約0.5厘米的平行線上各選和前3點相對應(yīng)的刺激點6個。

(二)治法

貼敷藥物:分2組。1、麝香2克,全蝎1.5克,白胡椒1.5克,白花蛇1克,蜈蚣1條。共研細末。2、川芎、當(dāng)歸各500克,黃連600克,植物油500克,同置煎枯去渣,煉至滴水成珠,加黃丹360克,攪勻,收膏,取膏用文火熔化后,加入天牛粉286克,攪勻,分攤于紙上配,每帖膏重2克。

關(guān)于急性面神經(jīng)炎也就是面癱這種疾病怎么治療,通過上文中詳細的介紹后。大家應(yīng)該了解的比較多了,只要有正確的方式針對治療。這樣不論是效果還是時間的長短都是最佳的,相信這樣才會更加的健康快樂。

轉(zhuǎn)載申明:360常識網(wǎng),歡迎分享,轉(zhuǎn)載請注明出處!
? 1